巴門尼德處世秘籍之二十六--宗教和哲學的再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
天主教會控制絕大部分歐洲哲學一直到大約15世紀。自那時起,兩個偉大的錯綜復雜事件挑戰(zhàn)了教會的權(quán)威和宗教觀點。一個就是文藝復興(Renaissance)(“再生”),在15世紀晚期時,其傳播遍及歐洲。另一個是宗教改革(Re-formation),其開始可以準確到1517年10月31日,馬丁·路德(Martin Luther,公元1483--1546年)在維登堡教堂的門上釘上了95條“論綱”。
文藝復興首先是人文主義和個人尊嚴的蘇醒,由新近富有經(jīng)驗和有文化的城市階級所支持。它是文學和藝術運動,有價值的作品是“人文學”,那些學科逐漸被每一位受過教育的公民所期待。但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與當時及今天辯論者的指責相反,并非與宗教或上帝無關。在許多方面,文藝復興保留了中世紀的、有時是神秘的習俗,但是要記住,在基督教和猶太教與基督教共溫州保潔公司有傳統(tǒng)的支持下誕生和培養(yǎng)了個人尊嚴,文藝復興對此重新加以強調(diào),這一點很重要。
文藝復興并不完全是“重新開始”一段時間,正如它的一些更積極的擁護者所主張的那樣,它是一段復興的時期,充滿熱忱和實驗的一段時期。特別是,文藝復興是對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學經(jīng)典的再發(fā)現(xiàn),或至少是一種重新強調(diào)。當然,在那種意義上,文藝復興把它的存在歸功于伊斯蘭世界,因為它保存了許多基督教會所指定的文本。
文藝復興也是人們擺脫歷史的恐怖而寬慰地舒的一口氣。鼠疫(“黑死病”)毀滅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,英法百年戰(zhàn)爭同樣也毀掉了那么多人。伴隨著鼠疫和戰(zhàn)爭的結(jié)束,人們歡欣鼓舞。我們能夠理解這種振奮。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可以被看做是對那些使人畏懼的年代的退縮。封建主義幾近崩潰,一種新商業(yè)主義和探索意識主導了歐洲,這一切很快將從一股新的“資本主義”力量獲得新的推動力。巴門尼德處世秘籍之十七--新柏拉圖主義奧古斯丁與內(nèi)在精神生命
大多數(shù)新教徒把宗教改革看做是基督教內(nèi)部的道德改革運動。宗教改革也扎根于人文主義(同樣扎根于理性主義,理性主義在文化和歷史界限中來界定宗教團體)。路德為關注的哲學問題是西方傳統(tǒng)中反復出現(xiàn)的問題,即罪惡的問題,原罪和贖罪的問題。圣保羅是基督教具有號召力的主要成員之一,自從他開始起就一直寬恕原罪。然而,個體如何確定他或她的罪惡得到了寬恕,卻不是很明顯。路德確信全基督教會已經(jīng)變得非常腐敗,甚至通過被稱為特赦的方式出售寬恕來控制信仰者的疑慮和恐俱。正是特赦這樣的觀念預先假定人類的活動(不管是祈禱者的誦讀還是給予施舍物)對一個人的靈魂得救能有影響。在路德看來,這種觀念相當于聲稱一個人可以賄賂上帝或購買救贖。
http://askbugg.com/108kan/yiji_28.htm |